1、机载设备机头装有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右侧尾锥内有后视雷达。设计布局苏-47为串置式三翼机,机翼为前掠式,采用了融合体技术。由于采用了吸雷达波涂层和大量复合材料,以及使用弯曲的进气道、保形外挂架、前掠机翼等设计措施,飞机对雷达的反射面很小,约0.5~3平方米左右。不含空速管,飞机长26米。
2、苏-35的外形非常简洁,其中机上大部分的天线、传感器等,都改成了隐藏式,包括主空速管由机首移至座舱两侧,副空速管移至雷达罩后方,因此,提高了机体的隐形性能。
3、据介绍,日本生产的F-15J很可能将换装这种雷达。 但近期据日本传媒披露,F-2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某些时候探测距离极端缩短,据传目标机已进入视距在雷达上仍无显示;目标突然在屏幕上消失;准备发射导弹时,在跟踪模式下丢失目标。主要原因可能是机头的空速管干扰雷达。
1、测量人体运动速度:速度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智能手环、跑步机等运动追踪设备和健身器材中,能够测量人体运动的速度,计算消耗的卡路里和距离等相关信息,从而帮助用户进行有效的运动监测和健身管理。
2、光学技术在众多高科技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光学传感器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比如,在飞机起降时,光学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飞机的高度,确保飞行安全。同时,在飞机航行过程中,光学传感器也能实时监测飞行高度,保障飞行的平稳与安全。
3、陀螺仪传感器通常由一个旋转的转子和感应器组成。当物体产生旋转运动时,转子也会跟随着产生旋转,由于惯性的作用,转子的旋转平面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方向。感应器通过检测转子的旋转方向和速度来计算物体的旋转角度和转速。
4、机械厂中,温度传感器被用来监控机器的温度,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除了上述行业,温度传感器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疗领域,温度传感器被用于监测手术室和冷藏药品的温度,以确保患者和药品的安全。在农业领域,温度传感器被用来监测温室中的温度,以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
5、颜色、位置等参数,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常见于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振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 重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常见于智能手机、游戏手柄等领域。
1、米格21和歼7和歼8I 早期主要追求高速歼击机,故机身修长,这样设计,飞机速度得到提高,背鳍有效的降低细长机身带来的不利影响。
2、其次,取消了机鼻处的传感器,并且将座舱下方的传感器移到了进气道的侧壁上,这意味着歼-20S的分布式孔径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性能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如此一来歼-20A的机头内部空间会进一步提升,能够安装更多的先进电子设备,另外会进一步消除机头部位的电磁干扰现象。
3、歼-20的 DSI 有三个特别的地方,一是不对称,凸曲面的位置偏上,而不像常规 DSI 的对称设计,这可能是照片不清晰造成的错觉;二是进气口侧唇口带有后掠,这是世界上已知 DSI 中绝无仅有的;三是歼-20的进气口是可调的,这也是第五代战斗机中唯一采用可调进气口的。
4、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机身以深黑色涂装,而歼20(2012)采用类似于F22的高亮银灰色涂装。
5、而有意思的是,在报道画面中,一些人注意到运-20B的机身前部接近机头的部位,似乎多了一对装置,看起来就像是两面小小的“鸭翼”,此事立即在网络上引发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