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将系统上层软件和底层硬件分离开来,使系统上层软件开发人员无需关系底层硬件的具体情况,根据BSP层提供的接口开发即可。BSP有两个特点:硬件相关性和操作系统相关性。 设计一个完整的BSP需要完成两部分工作: A、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初始化和BSP功能。
嵌入式系统硬件层的核心是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与通用CPU最大的不同在于嵌入式微处理器大多工作在为特定用户群所专用设计的系统中,它将通用CPU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在芯片内部,从而有利于嵌入式系统在设计时趋于小型化,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MCGS嵌入式体系结构分为开发环境、模拟运行环境和运行环境三部分。
图所示的是一个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同传统的数据库一样,它仍然是一种三级模式的结构体系,即用户模式、逻辑模式和存储模式。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产品定义(即系统需求分析阶段、规格说明阶段)、硬件和软件划分、迭代与实现、详细硬件与软件设计、硬件与软件集成、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与升级。
首先,开发者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即系统设计。概要设计需要对软件系统的设计进行考虑,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需求,确定设计任务和设计目标,指定设计说明书。体系结构设计:描述系统如何实现所述的功能需求,包括对硬件、软件和执行装置的功能划分以及系统的软件、硬件选型。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基于体系结构的设计结果,对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详细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如下: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有计算机功能但又不称之为计算机的设备或器材。它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的,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由若干个功能模块组成的,这些功能模块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两类。在过去几十年内,系统的设计方法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有自上向下的设计方法,也有模块化设计方法,他们总体上都是硬件模块优先的设计方法,将其统称为传统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将硬件和软件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记住,每个任务都有自己的入口地址、堆栈首地址和优先级标签,任务栈的初始化和标记就绪是每个新演员上场的序曲。嵌入式系统的精妙设计,就在这细微的调度和协调之中。
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基于体系结构的设计结果,对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详细设计。一般情况下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软件设计上,现代软件工程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面向对象技术、软件组件技术和模块化设计。
详细设计 在详细设计中,描述实现具体模块所涉及到的主要算法、数据结构、类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需要说明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应当保证软件的需求完全分配给整个软件。
学习嵌入式设计模式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了解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学习嵌入式设计模式的第一步是了解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模式。这些原则和模式包括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等。 学习相关的编程语言和技术。
1、首先,第1章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第2章概述了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全面框架,包括系统架构和组件理解。第3章详细讲解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置和配置,让读者知道如何优化和定制以适应特定硬件平台。
2、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屈晓平,刘涛(九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西九江332005)摘要:主要阐述了嵌入式Linux 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归纳嵌入式Linux 设备驱动程序的共性,探讨嵌入式Linux 设备驱动程序具体开发流程以及驱动程序的关键代码,总结嵌入式Linux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主导思想。
3、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对嵌入式操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4、因此,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去,这些是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 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要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的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
5、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 所有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如手表、微波炉、录像机、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有些嵌入式系统还包含操作系统,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由单个程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
确定需求 在设计嵌入式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这包括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输入输出接口、通讯方式等。通过与用户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选择处理器架构 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架构是设计的核心。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需求,确定设计任务和设计目标,指定设计说明书。体系结构设计:描述系统如何实现所述的功能需求,包括对硬件、软件和执行装置的功能划分以及系统的软件、硬件选型。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基于体系结构的设计结果,对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详细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产品定义(即系统需求分析阶段、规格说明阶段)、硬件和软件划分、迭代与实现、详细硬件与软件设计、硬件与软件集成、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与升级。
首先,开发者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即系统设计。概要设计需要对软件系统的设计进行考虑,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嵌入式开发系统基本流程如下:确定需求 首先,明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包括设备的类型、预期的功能、性能要求等。与利益相关者合作,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硬件设计 根据需求,进行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和组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通信接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