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北京2008年奥运重点配套工程地铁四号线工程出现了一个壮观的场面:施工实现了双线隧道两台盾构机一前一后同步掘进,同时,盾构作业在学院南路实现了“过站施工”,即盾构机在地铁车站不离隧道持续掘进,这两项新工艺是北京乃至全国地铁施工中的首创。
2、承担北京地铁燕房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和北京地铁14号线24合同段的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北京地铁项目部,在工程建设中,始终把科技创新当作引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加速器,通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了工程建设安全优质稳步加快。
3、月 19 日,中铁一局施工的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轨道铺设工程02合同段工程(学院路—三元桥)实现(双线)铺轨贯通。
4、北京地铁亦庄线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与技术革新。列车内外饰以粉红色为主,与五号线有所不同,体现出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的创新升级。车厢内部增设了事件记录仪,如同地铁的“黑匣子”,能监控车辆运行数据,为列车安全提供电子保障。
5、近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低净空狭窄条件下地铁车站建设关键技术”和“穿越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法施工技术”两项施工技术,经湖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组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低净空狭窄条件下地铁车站建设关键技术”首次提出施工与交通用地之间“最佳平衡点”的概念。
6、项目部率先将自适应轮胎式铺轨机、自适应轮胎式混凝土搅拌车引入北京新机场线的地铁施工中,在保障CRTSⅢ型轨道板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效69%,总结出完善的适用于地下环境的CRTSⅢ型轨道板整体道床施工工艺和技术成果,为同类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1、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汉央企铁四院扎根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创建并形成“城轨TOD开发、全自动运行、能源智能管理、装配式智能建造、地下大空间全过程、智能供电、智能运维及综合监测、造价大数据及资产运营管理”八大突破性创新技术,全国超两成城市轨道都出自他们之手。
2、武汉地铁设计新篇章:武汉首条地铁工程设计正式启动,由11家国内顶级甲级设计院联手打造,总设计费用超过2亿元。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获得设计总体总包,负责轨道二号线一期的建设工作。这条线路全长22千米,包括21座车站,连接汉口常青花园北端的金银潭站和武昌光谷广场站。
3、从一年开通1条线,到一年开通2条线,再到一年开通3条线,建成轨道交通线路11条,运营里程达435公里,车站总数达282座,实现“从无到有、从单条线到网络化”的历史转变,覆盖武汉所有行政区和功能区,助力武汉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通车里程10年增长14倍,这种规模和速度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4、月8日,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发布《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含巨龙湖停车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公告》和《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公告》,而在项目概况部分显示: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四期调整(2019-2024)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
1、隧道结构完工后,望京西站至勇士营站区间建设也将进入新的阶段。作为地铁17号线北段(未来科学城北区-工人体育场)的“最难施工段”,这个长约5公里的盾构区间内,包含有下穿五环路、南水北调、地铁13号线、京承高速等18个一级风险源。
2、截至3月底,北京地铁17号线北段所有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17号线南段(十里河-嘉会湖)已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目前,17号线北段(未来科技城北区-工人体育场)正全力开展车站附属结构、车站机电安装和区间铺轨工作。
3、近日,在北京北五环附近京承高速的地下28米的深处,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成,国内首例微型“竖向盾构”——泵房掘进机机头回退到指定位置,标志着地铁17号线05标段望京西站~勇士营站区间右线区间泵房成功完成水下混凝土浇筑与机头回退施工,为17号线05标区间隧道结构顺利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